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证样本  >>  本科毕业证 > 正文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样本全日制大专模版图片

本科毕业证 2025-10-27 09:17:13 0
高清样本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样本全日制大专模版图片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的历程

第一章:溯源·烽火中的商学火种

1942年的福州,鼓山脚下的古厝里,二十岁的林月英在煤油灯下缝补校服。她刚收到福建省立商业专科学校录取通知书,泛黄的纸页上印着"实业救国"四个字,墨香与窗外的茉莉花香交织。这所诞生于抗战时期的学校,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福州青年会书院商科班,历经战火洗礼,1941年正式定名福建省立商业专科学校。

月英的祖父曾是福州茶帮的账房先生,家中至今收藏着光绪年间的"福州商帮"账册。她记得祖父说过:"商道即人道,算盘要响,心更要正。"入学那天,她抚摸着校门旁斑驳的石碑,上面刻着"经世致用"四个字,那是建校初期校董们集资刻下的校训。

教室设在古厝改建的教室,木梁上还留着弹孔。教授经济史的陈先生常说:"商科生不仅要学算盘,更要学做人。"他展示过一张1920届校友的毕业证,边角已磨损,但烫金的校徽依然清晰——那是一枚古钱币造型,外圆内方,象征"外圆内方"的商道精神。

第二章:淬炼·岁月里的商科印记

1958年,学校迁至福州西郊的金山半岛。20岁的陈建国作为首届新生入学,他的行李中带着父亲留下的老算盘。那时的毕业证是油印的,纸张泛着微黄,校名改为"福建财经学校"。陈建国记得,毕业典礼上,老校长说:"这张证不是终点,而是你们用四年光阴淬炼的商道勋章。"

他珍藏的毕业证上,校长签章旁有一行小字:"此证由闽北竹纸制成,可保存百年。"这种纸吸墨性好,不易褪色,正如商科学子应具备的诚信品质。陈建国后来成为福州国营商场的会计,每当遇到财务难题,总会想起老校长的话:"商道如算盘,一珠一格都要算清楚。"

1985年,学校恢复"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校名。当年的新生王丽萍在档案室发现一张1965届校友的毕业证,背面写着:"愿你带着商道的火种,去照亮更远的地方。"这句话成为她毕业时的座右铭。她后来创办了福州第一家民营超市,将"诚信为本"的商道精神融入企业经营。

第三章:抉择·十字路口的商科人生

1992年春天,毕业生林晓阳面临人生抉择。深圳外企的offer与家乡国企的邀请让他犹豫。他在图书馆顶楼发现一本1950届校友纪念册,夹着一张手绘的福州三坊七巷地图,背面写着:"商道不是追逐利益,而是承担责任。"这句话让他想起入学时老教授的话:"商科生的毕业证,是责任,不是特权。"

他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参与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他的毕业证上,校长签章旁多了一行新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90年代校友们共同的印记,他们带着商科知识投身改革开放的浪潮。

2000届毕业生陈雨薇则选择去云南支教。她的毕业证上,签着校长亲笔写的"商道即人道"。在云南山区小学,她教孩子们算术时,总会讲起福州商帮的故事:"从前,福州商人走南闯北,靠的不是算计,而是诚信。"

第四章:传承·商道精神的当代回响

2010年,学校升格为福建商学院。但许多校友仍珍藏着专科时期的毕业证。2015届校友李志强在整理祖父遗物时,发现一张1942届的毕业证,纸张已脆化,但烫金校徽依然清晰。那是他祖父林月英的毕业证,背面写着:"愿你以商道济世,以算术明德。"

李志强将这张老毕业证捐赠给校史馆。馆长说,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商专毕业证,见证了学校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历程。如今,校史馆里陈列着各个时期的毕业证:1940年代的油印证、1950年代的竹纸证、1980年代的烫金证、2000年代的激光防伪证……每一张证都承载着特定时代的故事。

2023年校庆日,90岁的林月英坐着轮椅回到母校。她抚摸着校史馆里自己的毕业证,对身边的曾孙说:"你看,这枚古钱币校徽,外圆内方。外圆是处世圆融,内方是做人方正。这就是商道的真谛。"

第五章:启程·新时代的商科使命

2025届毕业生苏明在毕业典礼上发言。他举起手中的毕业证,阳光穿过校徽的镂空花纹,在幕布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四年前,我以为毕业证是终点,"他说,"现在才明白,它是起点,是传承,是无数商科学子用青春写就的商道诗篇。"

台下,陈雨薇正带着山区孩子们参观校史馆。孩子们指着老毕业证上的古钱币校徽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这是告诉我们,做生意要像铜钱,外圆内方——对外要圆融,对内要方正。"

典礼结束后,苏明在梧桐树下遇到老教授。教授指着树影间漏下的光斑说:"你看,这些光斑像不像毕业证上的钢印?它们都是时光的印记,证明我们曾在这里认真生活过。"

苏明突然明白,为什么商专的毕业证如此特别。它不是简单的毕业证明,而是四年的商科教育、实践实训、社团活动凝结成的结晶。它承载着福州三坊七巷的晨雾、图书馆的灯光、操场上的榕树,以及那些与同学并肩奋斗的日子。

第六章:回响·跨越时空的商道对话

五年后的校庆日,苏明作为校友代表回到母校。他站在梧桐树下,看着新生们穿着学士服拍照。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跑过来问:"学长,商专的毕业证有什么特别吗?"

苏明笑了。他从包里取出自己的毕业证,月光下,校徽的镂空花纹依然清晰。"你看,"他指着证书说,"这张纸不是普通的纸。它是福州的山海,是三坊七巷的月光,是闽江上的船笛声,是无数个日夜的商科学习与实践。"

女孩凑近看,忽然发现证书边缘有一行极小的字:"此证由闽北竹纸制成,可保存百年不褪色。"苏明轻声说:"你知道吗?这种纸产自武夷山区,吸墨性好,不易褪色。就像商科学子,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母校的商道印记。"

那天晚上,苏明在校园里散步。他经过图书馆时,看见里面灯火通明,新生们正在自习。他经过操场时,听见榕树下传来吉他声,几个学生正在弹唱校歌。他忽然明白,商专的毕业证之所以珍贵,不是因为它的纸张或工艺,而是因为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商道理想与家国情怀。

月光下,苏明抚摸着毕业证上的校徽。他想起老校长的话:"商专的毕业证,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它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未来的门;它是一盏灯,能照亮前行的路;它是一面镜子,能照见我们的初心。"

远处,梧桐叶在风中轻轻摇曳,月光穿过叶缝,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苏明知道,无论他走到哪里,这张毕业证都会提醒他:他曾在这里认真生活过,曾在这里奋斗过,曾在这里收获过。而这一切,都将成为他未来路上最珍贵的财富。


版权所有 百分百样本网 ©2022
1897388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