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证样本  >>  大专毕业证 > 正文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2014年全日制大专毕业证模版图片

大专毕业证 2025-05-05 08:57:13 0
高清样本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2014年全日制大专毕业证模版图片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的历程

第一章:历史长河中的启航

1964年的淮阴,一座名为“淮阴地区会计职业学校”的机构在简陋的平房里诞生。彼时的中国,正值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财经人才匮乏,这所学校的创办承载着为地方经济培养专业人才的使命。老校长王建民在开学典礼上对学生们说:“你们手中的算盘,不仅是计算工具,更是国家建设的基石。”

历史的洪流中,这所学校几经变迁:1965年更名为“淮阴地区会计中等专业学校”,却在1969年因文革停办。直到1971年复校,历经“七·二一财经大学”“江苏淮阴地区财经学校”等名称更迭,始终坚守着财经教育的火种。与此同时,1979年成立的江苏省淮阴粮食技工学校(后更名为江苏省淮海工业贸易学校)在粮食领域默默耕耘,两校如同两条平行线,在各自的轨道上为江苏输送技术人才。

2004年7月15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两校合并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典礼上,时任院长田敏手持两校印章,在红色幕布上按下印痕,象征着财经与粮贸教育的融合。这一刻,也悄然埋下了毕业证上“厚德尚能、经世致用”校训的基因。

第二章:毕业证上的精神密码

翻开江苏财职院的毕业证,封面以深蓝色为主色调,校徽居中镶嵌——由古钱币与麦穗构成的图案,象征着“财经”与“粮商”两大特色专业的融合。内页左侧印刻着周恩来总理的题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右侧则用烫金字体镌刻着校训。这份设计,是2014届毕业生高宇参与设计的成果。

高宇的设计灵感源自一次校史馆参观。当他看到1977届会计专业校友捐赠的算盘时,突然意识到:“毕业证不仅是文凭,更该是精神的传承。”他提议将周恩来题词融入设计,这一想法得到校方采纳。从此,每届毕业生在领取毕业证时,都会收到一份《校训解读手册》,其中写道:“‘厚德’是立身之本,如同会计人的职业道德;‘尚能’是安身之技,如同粮贸人的实操本领。”

2021年,学院推出电子毕业证系统,但纸质证书的仪式感从未缺席。院长程淮中在毕业典礼上强调:“当你们手持这张证书走向社会,它不仅是敲门砖,更是你们践行校训的承诺书。”

第三章:毕业证背后的成长历程

在江苏财职院,有一间特殊的“毕业证陈列室”,陈列着不同年代的毕业证书。其中,2016届毕业生李娜的证书引人注目——她的照片旁贴着一张泛黄的奖状,那是她在大二时获得的“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证书。

李娜的经历始于2014年。作为粮食工程专业的学生,她入学时曾因专业冷门而自卑。直到加入“粮食安全科普教育社团”,在导师带领下走进田间地头调研,她才体会到专业的价值。2015年,社团创建的“节粮减损”网站访问量突破百万,李娜作为核心成员,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科普内容。毕业时,她在毕业证背面写下:“这张纸轻如鸿毛,却承载着守护国家粮仓的重量。”

类似的毕业生在校园里不断上演:2020届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陈浩,凭借在校期间参与的跨境电商实训项目,毕业三年后创办了自己的外贸公司;2022届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王磊,带领团队研发的“智能粮仓监测系统”获省级创新大赛金奖,他的毕业证与专利证书并排陈列在校史馆。

第四章:风雨中的守护与传承

2020年夏,淮安遭遇特大暴雨,校园积水严重。时任后勤处处长的张建国带着教职工彻夜抢险,当他们冲进档案室时,发现2004届至2020届的毕业证书存放在铁皮柜中,安然无恙。张建国含泪说道:“这些证书是三万多名学子的青春见证,哪怕拼了命也要保住。”

这次事件后,学院启动“毕业证数字化工程”,但每年毕业季,校长仍会亲手为每位毕业生颁发纸质证书。2023年,6名退伍军人学生因暴雨救人事迹登上热搜,他们在毕业典礼上高举毕业证与奖章合影,照片被《人民日报》转载,配文:“这张证书,见证了军人的担当与学子的成长。”

第五章: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

在江苏财职院的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的毕业证设计独具特色:封面印有中英文校名,内页采用中国传统宣纸材质,并附有二维码,扫码可观看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实践影像。2022届留学生、韩国学生金秀贤的毕业证视频中,记录了她学习书法、参与粮食科普活动的片段。她说:“这张证书让我读懂了‘厚德尚能’的真正含义。”

如今,学院与韩国嘉泉大学、西班牙内布里哈大学等9所境外高校建立合作,毕业证书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2024届毕业生中,有55名国际学生带着这张“中国名片”回国,他们中有的人成为家乡中资企业的翻译,有的人创办了跨境电商公司,继续书写着“经世致用”的故事。

尾声:永不褪色的青春印章

2024年6月8日,建校60周年校庆日,首届“毕业证文化节”拉开帷幕。活动现场,1964届校友、80岁的赵建国颤巍巍地展开泛黄的毕业证书,与2024届毕业生代表共同按下启动按钮。大屏幕上,不同年代的毕业证依次浮现,从手写体到印刷体,从黑白照片到彩色影像,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厚德尚能、经世致用”的精神内核。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前行的汗水照亮青春年华”校歌石碑上,一群毕业生簇拥着校长合影。他们手中的毕业证,既是终点,更是起点——正如校训所言,真正的“经世致用”,始于这张薄纸,却终将在广阔天地间绽放光芒。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 百分百样本网 ©2022
1897388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