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证样本  >>  大专毕业证 > 正文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毕业证样本2015年全日制大专毕业证模版图片

大专毕业证 2025-05-10 08:13:44 0
高清样本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毕业证样本2015年全日制大专毕业证模版图片

在南京浦口区老山脚下的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档案室里,一张泛黄的毕业证书静静躺在恒温恒湿的展柜中。这张编号为“民教字第042号”的1944届助产师资专科班毕业证,历经重庆歌乐山敌机轰炸的硝烟,见证过南京石鼓路校舍的修缮,最终在2025年校史馆扩建时重见天日。证书上“国立中央高级助产职业学校”的鎏金篆刻依然清晰,右下角校长余琼英的朱砂印章,如同穿越时空的火炬,照亮了这张纸片背后九十二年的沧桑岁月。

战火淬炼的初心(1933-1949)

1933年秋,南京中央医院产房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婴儿啼哭,隔壁简陋的教室里,23名女生正在首任校长杨崇瑞的指导下研习产科学。这位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归来的医学博士,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子宫解剖图时,窗外梧桐叶的影子在砖墙上轻轻摇曳。谁也没想到,这所借用医院场地办学的助产学校,会在十年后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最重要的妇幼卫生人才摇篮。

1937年12月,南京城破前夕,时任校长屈锦琴带着12名教师、37名学生和两箱产科器械,挤上最后一班西迁的火车。在重庆歌乐山麓,她们用竹篾做墙、茅草为顶,建起“战时产院”。1944届毕业生周慧珍的毕业纪念册里,夹着张发黄的照片:简陋的产房内,助产士们围在土法制作的保温箱旁,接生婴儿的啼哭与山间松涛共鸣。那年夏天,12名毕业生在敌机轰炸的间隙完成答辩,她们的毕业证上,校长余琼英用毛笔写下“学成致用,护佑苍生”的批语。

春风化雨的传承(1950-2008)

1950年仲春,南京第一助产学校迎来特殊使命。40名学生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组成志愿医疗团。在鸭绿江畔的战地医院里,19岁的林秀云用绷带缠住流血的右手,坚持为伤员缝合伤口。这位后来成为江苏省人民医院产科主任的校友,始终将毕业证压在玻璃板下,泛黄的纸页上“华东助产学校”的印章,与她获得的二级独立自由勋章遥遥相望。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南京卫校时,1980级检验班正在进行划时代的实验。在简陋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里,他们用自制离心机分离出血清样本。班长陈建国至今记得,当检测出首例乙肝病毒携带者时,导师孙世英教授眼含泪光:“孩子们,你们手里握着的是千家万户的健康。”那年,南京卫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重点中专,毕业生们带着“勤慎诚爱”的校训,奔赴乡镇卫生院、防疫站和血站。

杏林春暖的华章(2009-2025)

2009年3月,当教育部批复同意建立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时,57岁的老教师石雅珍正在整理档案。她轻轻抚过1952届护理班毕业合影,照片里青春洋溢的面孔与今日实训室里穿着防护服练习插管的学生们重叠。在模拟ICU病房里,2023届毕业生王雨晴正在为“病人”调整呼吸机参数,她胸前的校徽折射着智慧病房的蓝光——这枚校徽见证过战地医院的煤油灯,也映照着现代医学的星辰大海。

2017年更名典礼那天,90岁的校友沈桂珍坐着轮椅来到现场。当她颤抖着双手接过新版毕业证时,封面上“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的烫金字样,与她珍藏了78年的旧版证书形成历史对话。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指抚过防伪水印,那里暗藏的校徽纹样,正是她年轻时在石鼓路校区亲手栽种的银杏叶脉络。

薪火相传的使命

在2025年校庆典礼上,三代毕业生同台献礼:1944届校友周慧珍的孙女、2015届毕业生李明阳和2025届新生张小满,共同展开一幅特殊的“毕业证长卷”。这幅由AI技术复原的数字画卷,将九十二年间的毕业证书拼接成生命之树:1935年的手写楷书、1965年的毛主席语录、1982年的烫金纹样、2009年的防伪芯片……每一片叶子都是时代的印记,每一道年轮都镌刻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当校史馆的智能讲解员讲述到1950届校友王宏学的事迹时,全息投影重现了那个震撼的场景:朝鲜战场上,这位助产士出身的军医,在炮火中完成137例接生,其中就有后来成为院士的新生儿。而今,她的毕业证复印件静静躺在军事博物馆,与黄继光的入党申请书、邱少云的棉衣残片共同诉说:有些纸片比钢铁更坚硬,有些誓言能穿越生死。

九十二载风雨兼程,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的毕业证早已超越学历证明的范畴。它是战地医院里的接生记录,是防疫前线的检测报告,是手术室里的无影灯,是基层诊所的听诊器。当2025届毕业生们手持新版毕业证走向工作岗位时,他们带走的不仅是“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荣耀,更是九秩芳华沉淀的基因密码——那密码写在杨崇瑞校长翻译的《产科护理学》手稿里,刻在余琼英校长遇难前夕寄出的最后一封家书中,流淌在每一位“江苏卫生健康人”的血液里:医者仁心,永续传承。


版权所有 百分百样本网 ©2022
1897388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