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证样本  >>  大专毕业证 > 正文

徽商职业学院毕业证样本2023年全日制大专毕业证模版图片

大专毕业证 2025-10-02 09:07:22 0
高清样本

徽商职业学院毕业证样本2023年全日制大专毕业证模版图片

徽商职业学院毕业证的历程

合肥的深秋,紫蓬山麓的徽商职业学院新校区里,林晓薇站在校史馆前,指尖轻轻抚过玻璃展柜中那张泛着岁月光泽的毕业证。这是1965届校友朱婉影捐赠的原件,边角已有些磨损,但"安徽省物资学校"的红色印章仍清晰可辨。她忽然想起三天前在学院图书馆顶楼遇见的那位白发老者——那是学院首任校长周正明,如今已92岁高龄,却仍坚持每周三来校史馆为新生讲解办学历史。

"这张毕业证,可藏着六十年徽商职教人的心血啊。"老人浑厚的声音在晓薇耳畔回响。此刻,她手中的2025届毕业证书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烫金校徽与"重德弘商、砺学躬行"的校训交相辉映。这八个字,是1965年建校时从《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中提炼而来,如今已成为37个专业、7210名在校生的精神图腾。

一、溯源:从物资学校到职教高地的跨越
故事要从1965年6月说起。那时的合肥城西,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在槽郢路15号建立安徽省物资学校。首任校长周正明带着12名教师,在简陋的平房里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他们白天在田间地头教学生识别钢材型号,夜晚在煤油灯下编写《物资管理基础》教材。1977年恢复高考后,学校迅速成为全国物资系统"黄埔军校",1993年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中专",2000年更获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2007年3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复,徽商职业学院正式成立。学院在保留物资管理传统优势的同时,创新构建"商工并举"专业体系。如今的物流实训中心里,AGV机器人穿梭于智能仓储系统之间;会计实训室中,学生正通过财务云共享平台处理真实企业账目;而新落成的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则与安徽通航集团共建无人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培养能操作无人机进行物流配送的新徽商。

二、淬炼:三载寒暑铸就"徽商工匠"
林晓薇的求学之路,恰是学院育人理念的缩影。2022年秋,她以全省前1%的成绩考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这个省级骨干专业拥有由注册会计师、一级造价工程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更配备有省内唯一的会计云共享服务中心。在这里,她不仅掌握了智能财税系统操作,更在"正大杯"市场调查大赛中斩获安徽赛区二等奖。

但真正让她蜕变的,是那段在徽商集团物业公司的实习经历。2024年盛夏,她作为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员,跟随导师参与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会务接待项目。从前期预算编制到现场物资调配,从应急预案制定到客户满意度分析,每个环节都考验着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的融合。那次实习后,她不仅获得企业"优秀实习生"称号,更在毕业前通过自考取得南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文凭——这恰是14届校友朱婉影当年走过的升学之路。

三、传承:新徽商精神的当代诠释
在学院,毕业证从不是简单的学历证明。2024届优秀毕业生郑云徽的故事,便是最佳注脚。这位旅游管理专业的中共预备党员,在疫情期间组织线上抗疫活动,更在毕业时将《人体器官捐献书》作为特殊"毕业礼物"留给母校。他的班级专升本率高达40%,7名同学通过"1+X"证书制度获得物流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如今多在徽商集团、安得物流等企业担任基层管理岗位。

而左超的故事则展现了另一种传承。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生,他入职徽商集团物业服务公司后,主动报名西部志愿服务计划。在西藏那曲,他运用所学知识优化当地物流网络,让牦牛肉干等特产通过冷链物流直达合肥餐桌。这种"经世济民"的情怀,正是新徽商精神中"贾而好儒"的现代演绎。

四、拓新:从毕业证到人生新起点
2025年6月18日,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在紫蓬校区体育场隆重举行。当林晓薇接过那张印有院长丁仁船签名的毕业证时,大屏幕正播放着校友朱婉影的祝福视频。这位从物流管理专业起步,最终成为美的集团科技管理专家的学姐,用自身经历诠释了"人生是场马拉松"的真谛。

如今的徽商职业学院,已形成"三校区"办学格局:槽郢校区保留着1965年的苏式建筑群,紫蓬校区拥有国家级物流实训基地,庐江新校区则与合庐产业新城深度融合。学院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共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正培养能设计智能物流车的新生代工匠;与新华网共建的数商产业学院,则孕育着能运用大数据分析市场趋势的数字商人。

五、回望:一张毕业证的重量
离校前夜,晓薇在图书馆顶楼再次遇见周正明校长。老人指着窗外的夜景说:"你看那紫蓬山的月亮,六十年前我们建校时,它就这样照着第一届学生的毕业证。现在,它又照着你们的毕业证。"

此刻,她终于明白这张毕业证的真正重量——它不仅承载着三年所学,更延续着六十年徽商职教人的精神血脉。当她在毕业证背面写下"重德弘商、砺学躬行"时,忽然想起入学时导师的话:"徽商的'商',不仅是商业的商,更是商道的商;我们的'证',不仅是学历的证,更是人格的证。"

晨光中,晓薇将毕业证小心收进行李箱。箱子里还装着学院赠送的《徽商文化读本》和校友通讯录。她知道,这张毕业证将伴随她走过接下来的旅程——或许是在徽商集团总部做财务分析,或许是在西部基层推动乡村振兴,又或许像朱婉影学姐那样继续深造。但无论走向何方,那张毕业证上的校徽与校训,都将永远指引着她前行的方向。

这就是徽商职业学院毕业证的故事——它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当2025届毕业生带着这张证书走出校门时,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正如学院官网首页那句镌刻的誓言:"弘扬新徽商精神,培育徽商皖匠,为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职教力量!"

此刻,紫蓬山的风掠过校史馆的玻璃展柜,那张1965年的毕业证与2025年的毕业证在时光长廊中悄然对话。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弦歌不辍,徽商职业学院的毕业证,始终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理想与现实的金色桥梁。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 百分百样本网 ©2022
1897388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