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证样本  >>  本科毕业证 > 正文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毕业证样本全日制本科模版图片

本科毕业证 2025-11-03 08:14:41 0
高清样本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毕业证样本全日制本科模版图片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毕业证的历程

引言:职业教育的破晓之光

在福建泉州这片孕育了海上丝绸之路传奇的土地上,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简称“泉大”)的毕业证承载着比传统学历更厚重的意义。作为全国首批、福建省唯一的职业本科试点高校,泉大自1986年以摩托汽车培训学校起家,历经39年蜕变,于2018年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高校,2019年正式更名。这里的毕业证不仅是学历凭证,更是“宽理论基础、强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能力、强终身学习能力”的“一宽三强”人才认证,见证着职业教育突破“专科天花板”的历史性跨越。

一、毕业证的设计密码:文化基因与职业使命的融合

2023年7月8日,泉大首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典礼上,1928名学生身着融入泉州元素的学位服,接受校长吴滨如拨穗。学位服借鉴国际制式与中国94版规范,披肩采用万针刺绣工艺,将飞天乐伎、刺桐花等泉州文化符号与职业元素结合。这种设计不仅是对地域文化的致敬,更暗喻着毕业生将带着“健康长寿心灵美、就业创业能力强、造福社会贡献大”的校训精神,走向产业一线。

毕业证本身则承载着“1+X”证书制度的革新理念。学校通过引导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计算机应用工程专业的程序员认证、电子商务专业的安踏电商实训证书,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这种“双证书”模式使毕业生既能获得本科文凭,又具备直接上岗的技能,成为“中国智造”急需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二、毕业生的生命叙事:从困境到巅峰的逆袭之路

(一)吴祥瑚:轮椅上的程序员梦想

2024届毕业典礼上,扶着木制高脚椅登台的吴祥瑚感动全场。这位来自福建龙岩长汀的23岁青年,5岁时从5楼天台坠落导致颅脑损伤,终身无法站立。母亲吴菊英背着他走过小学、中学、专科,最终在2022年专升本考入泉大计算机应用工程专业。

学校为他量身定制支持方案:宿舍安排在一楼书院辅导员办公室对面,无障碍通道全面检修,师生自发组成帮扶小组。毕业时,他不仅完成学业,更以优异成绩通过程序员资格认证,立志“用代码养活自己,为父母减轻负担”。校长吴滨如在拨穗时动情道:“这是巧妙的缘分,更是生命力的胜利。”

(二)李岚辉:华为“狼性文化”的践行者

2022级电子商务专升本学生李岚辉,将华为“敏锐嗅觉、团结奋斗”的狼性文化融入学业。他获安踏电商物流实训二等奖、福建省古诗文大赛优秀奖,更在毕业时获校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他坦言:“学校提倡的‘产业伙伴型大学’理念与华为共通,让我在团队协作中快速成长。”如今,他已入职华为生态企业,用数据分析和电商运营能力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三)郑武:从校园到地铁的轨道人生

2020级软件工程专业的郑武,大学四年获校优秀实习生、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他选择加入福州地铁,将课堂所学的编程技能应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维护。他感慨:“毕业设计教会我如何将零散知识系统化,而地铁的实战环境则让我真正理解‘学以致用’的含义。”

三、校友网络:从个体奋斗到群体反哺的生态链

泉大的校友网络构成独特的“产业伙伴型”生态。2005级工商企业管理校友王桂家,从基层公务员到武平县医保局副局长,自考本科提升学历,推动医保政策改革;2021级机械设计校友陈彦,通过校友会平台向资深前辈请教,快速适应企业岗位要求;而2016年返乡创业的张勇,则通过直播助农将家乡土鸡、蜂蜜推向全国,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农人”。

这些校友的故事背后,是学校“造福社会贡献大”的育人目标。校长吴滨如强调:“校友是母校最宝贵的财富,他们的经验互通、资源共享,能反哺校地协同发展。”2025年9月,校友总会走访林声阔、罗世亮等校友,他们或创办跨境鞋业远销海外,或深耕家电行业成为区域龙头,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勤奋、创新、奉献”的校训。

四、产教融合:从课堂到产业的闭环实践

泉大的“五业闭环”办学思路——产业、企业、职业、专业、就业——在毕业证的故事中具象化。例如:

  • 订单班模式:2020级电子商务专业苏勋参与安踏官方网店618、双十一实训,获一等奖、二等奖,提前掌握电商运营技能;

  • 竞赛育人:202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邱宁博,获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大赛二等奖、福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其设计作品被企业直接采用;

  • 考公赛道:2020级学前教育专业林周银,从优秀共青团干部到省考笔试面试双第一,成为宁德市党政类选调生,用教育情怀服务基层。

五、毕业证的社会意义:打破学历壁垒的职教革命

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健指出,泉大首批职业本科毕业生的诞生,标志着职业教育踏上新台阶。这些毕业生以“实干兴邦”的姿态投身生产一线,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工艺改进的实际成果。例如,计算机应用工程专业毕业生邱津芳,凭借扎实的编程技能,在智能制造企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黄丹妮,则用财务分析能力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结语:毕业证背后的永恒命题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的毕业证,远非一张纸的重量。它是吴祥瑚扶椅登台的坚韧,是李岚辉在华为生态中的奋斗,是郑武在地铁轨道上的坚守,更是千万职教学子“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信念见证。当校长吴滨如寄语“看见未来的人才有未来”时,这些毕业生正以毕业证为起点,在产业一线书写着属于职业教育的传奇。

正如2023届毕业生邱津芳所言:“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看到,凭借独特的职业技能特长,我们也能与其他本科高校同学同台竞技,甚至名列前茅。”这种自信,正是职业本科教育突破传统学历框架、重塑人才评价体系的最佳注脚。而毕业证,作为这一变革的物理载体,将永远镌刻着“健康长寿心灵美、就业创业能力强、造福社会贡献大”的职教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勇敢追梦。


版权所有 百分百样本网 ©2022
18973889360